我是投资人郑兰:2015,为什么中小创业团队要有企业家精神

编辑:老衲 发布时间:

和郑兰聊天,谈起她的投资理念。总体的感觉是她的“不走寻常路”。这个眼前的弱女子在与龙虎豹聊起自己的投资理念时把龙虎豹原本对于投资的认知统统打破。

    

  和郑兰聊天,谈起她的投资理念。总体的感觉是她的“不走寻常路”。这个眼前的弱女子在与龙虎豹聊起自己的投资理念时把龙虎豹原本对于投资的认知统统打破。你过往的成功在她这里未必能够加分多少,因为她认为你未来未必能够再次成功。同样的,你的光鲜的履历在她这里也无法获得多少加分,她最关注的是你的现在。

        在聊过十分钟后,龙虎豹渐渐改变了看法。“英雄不问出处”可能仅仅是坐在她面前的一个简单门槛,但要想获得她的投资甚至是青睐。则是另外一回事,你还是需要符合几个条件。

        比如说,你对于游戏的专注程度与坚定性。这话人人都会说,但是真正能否做到是另外一回事。郑兰的解释如下:“市场环境险恶,如果创业者真的对游戏不是纯粹的喜爱,同时不够坚定那么在这种压力之下他容易放弃,而最终杀出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在比如说,她的确不关注你过往的履历。这是因为履历光鲜,但却未必能够真实的反应一个人。如她所说,例如你在腾讯呆了四年,但是却高薪养了四年和你在网易呆了四年,资源不多但是却以一顶四,把事干的很漂亮。那么明显是后者能够给你加分。

        有趣的是,这种投资逻辑似乎在郑兰所投的一位大成的创业者,莉莉丝科技的CEO王信文身上都能够找到。郑兰至今记的自己第一次与王信文见面吃饭时对他的印象:“他很坚定,相信自己的产品一定很好。第二,他很有担当。第三,他的产品是我看了370个团队之中唯一一个眼前一亮的产品。”在这顿午饭之后,郑兰决定投资王信文:“他产品好,有担当,又足够坚定,我干嘛不投?”说到这她反问龙虎豹——而事实上,莉莉丝科技仅仅是郑兰转型游戏投资后所投的第二个团队。当时的时间是2013年6月,在游戏投资领域,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兵。

        所以,与郑兰聊天,最终的结果是绕不过王信文。谈话也就从这里开始……    

        龙虎豹:您今天创立了博派资本,事实上在这块您投的游戏领域的团队似乎外界还知晓的不多,那么能不能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您目前投资的团队?以及之前投资游戏领域的初衷? 

        郑  兰:就团队来说我们每投一个项目如果要公布消息可能要以公司为准,因此可能现在还不方便透露。但是就本身的投资理念来说,如你所知我以前在IDG,最早关注的领域是移动互联网领域。后来到了2013年开始开始关注游戏领域,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玩家,打小很喜欢玩游戏。因此对于游戏领域的关注其实从2012年下半年就开始了,那个阶段恰好是国内移动游戏一个非常好的创业期,很多今天已经功成名就的公司的起步阶段就是2011年底到2012年初这个时间段。但在当时的情况下IDG是美元基金,因此在那个时间结点上可能不是很适合去投移动游戏。这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是基金的规模比较大,而关注于游戏的小组的人是有限的,因此特别小的团队可能我们不会投入特别多。而手游当时恰恰处于轻资本创业的阶段,所以从大的基金层面去考虑的话,可能当时的移动游戏领域并不特别适合美元基金投。

        但是从我个人来讲,游戏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充满了成功的机会。

        第一, 手机用户每天有三至四小时的时间花在娱乐方面,因为大家不可能永远坐在电脑之前,很多事是通过移动端去完成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博,早年间的时候大家喜欢刷微博、玩微信、听音乐等等,但当时留给游戏的时间可能也只有一点点。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游戏是有很大的机会的,而且移动游戏的类型更适合碎片化的时间。因为端游需要坐在电脑前很长时间,一直坐在那,但是手游的操作特别方便,事实上在早年间的JAVA时代已经探索出了相对成熟的模式。而在智能机特别是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机普及以及Android机越来越高端的情况下,玩法会更多。

        第二, 而另外一方面手机流量费下调,以前大家觉的移动游戏不靠谱的原因在于他的流量费用很贵。但是后来2008年电信重组,一家变成三家资费大幅度的下调,一线城市可能不明显,仍然是有点高。但是在一些小城市,偏远地方的用户会发现他们一个月50块钱包月上网可以不限流量,那在这50块的范围内他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而到了2009年的时候三个运营商都拿了3G牌照。再结合后来的智能机终端的迅速普及,他使得移动互联网的中坚力量基数变的非常广泛,硬件环境已经很成熟了,WIFI也比较普及。在这种情况下你做移动APP也好,手机游戏也好,都已经非常成熟了。而这个时间点就在2011年和2012年,所以当我看到这个机会的时候就决定去干,因为我觉的游戏的模型是成立的。但在当时的你所处的位置上很难在往前推动这个事情。

        第三, 2012年底的时候我有一些朋友从原来的游戏公司离职,你知道他们可以赚钱但是却投不了的的感觉很糟糕。于是我就跟我当时的领导高翔商量了一个方案,我们成立了一个小型的、专门针对于手游的基金,专注于早期的天使项目。我记的当时第一笔钱签了9个项目,而在这9个项目中,后来就出现了大家知道的《刀塔传奇》。 

        龙虎豹:当时这个基金的规模有多大?

        郑  兰:5000万人民币左右,但是后来没有投完。 

        龙虎豹:这九个项目全是游戏吗?

        郑  兰:对,都是早期的游戏项目。 

        龙虎豹:这九个项目里出了《刀塔传奇》这样成功的产品。其实我很好奇在于一点,就是这九个项目是同时第一批签的,那么他的投资理念应该是相似的,那与《刀塔传奇》为蓝本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郑  兰:坦白的来讲这九个项目当时除了都是“移动游戏”之外没有任何的共同点。你说《刀塔传奇》我可以多透露点给你,在见王信文之前的时候我见了370多个团队,他是我第二个签的项目,第一个签的是他的同事。但是他们俩之间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你非要找寻的那种必然性。我当时签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是我的一位朋友介绍的,我觉的这个团队不错,于是就跑了趟上海。然后第二次和王信文联系上以后,又跑了一次。前后签了两个团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见了接近400个团队。而到了2013年底这个数字就扩大到了一千零几十个,等于说我最终是从1000个团队中去挑了9个团队出来,就是这样一个比例。 

        龙虎豹:基本上是100:1的这样一个比例,可能还高一点。那你最后挑选的原则是什么样的?看产品? 

        郑  兰:在选择的过程中确实是比较挑的,坦白的来讲我觉的投资这个事你单纯你分析产品是不靠谱的,你再怎么了解产品也不够专业。原因在于你没有真正的沉到游戏行业里面去,所以你去分析题材、玩法、观察怎么设计、数值的平衡、核心战斗我觉的这些你聊的再多,见的再多也不能说真的就完全明白了。你像我现在和我的团队从头到尾看了得有几千个项目了,非让我现在去讲我也讲不出来。如果我真的知道什么样的游戏能赚钱、怎么做能赚大钱那我可能自己就去做游戏而不是做投资了。所以你非要让我说点挑选原则的话,那可能我早期会看看团队构成,这其中创始人要占80%的比例,另外的产品只占20%。如果你的产品特别优秀的话我会酌情考虑。 

        龙虎豹:看团队这块你怎么看?着重考虑几点? 

        郑  兰:务虚的讲的话肯定第一要有对游戏的理想,可能我会问一下你从小到大玩不玩游戏?玩什么游戏?花了多少钱?配了什么装备?有没有和家里人吵过架等等。包括还有你在游戏里的ID,多少级,什么装备。如果说这个人真的是内心热爱游戏,回答出这些肯定没什么问题。甚至可能会聊的眉飞色舞。有些人确实是在和我们聊投资的时候非常平静,但是说到玩游戏好家伙整个人就精神焕发,那这种人他肯定是真心的热爱游戏。但怕就怕有些人出来创业的目的不是那么地单纯,这一点我是了解的,因为从2012到2013年,国内的手游市场兴起了多起并购,因此产生了若干土壕。那这个现象对于行业来说有一定的刺激与激励作用,但是他也是一柄双刃剑,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让很多人觉的这是一条不错的赚钱的门路,当然的确路有很多种。但是做为投资人来讲,我如何从中去挑出那种有游戏理想的人,那我还需要费点脑子。 

        龙虎豹:那你怎么挑呢?主要是聊些什么? 

        郑  兰:我会和他聊一些非常琐碎的事情,看看他的背景。

        龙虎豹:琐碎的详细定义是指什么呢?

        郑  兰:这块大家都是玩家,都打游戏的话你应该明白就是不同年龄层心中把定义的经典是不一样的。那我是玩主机长大的,玩主机游戏这拨人心里喜欢什么产品我还是很清楚的。还有就是有一部分人玩单机和网游长大的,那这块是分为不同的年龄段和时代的,不同时代的核心明星产品就那么几款,所以或多或少的都会有的聊。你要是不聊这些的话愣装自己是行家那是说不过去的。

        龙虎豹:这个务虚可能和你自己打小玩游戏长大有关? 

        郑  兰:对!骨子里还是有点主机玩家“优越”的那种感觉。 

        龙虎豹:那除了这些你还有没有一些其它的看重的点?

        郑  兰:经验算是比较看重的,但是他也不会成为我最终做核心决策的一个关键点。当然有相关的经验是好的,比如说你在大型的、成功的游戏产品里面担任过重要的职位,那这些无疑会成为你的加分项。但是如果你真的没有也没有关系,有会给你加分,没有也没事。最后我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整个思路、配团队的能力、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等等。产品只是一方面,但是其它的你管公司的能力,管团队的能力,这几块我会综合考量去评估。

        龙虎豹:那做过一个成功产品的经验呢?这个会占多少比重? 

        郑  兰:这块我真实的想法是这样的——没有用。过去你即便说做过非常牛的产品,但这个真的不代表你下一次一定会成。当然他确实会帮你规避一些别人会犯的错误。但是我觉的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游戏他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有很多因素平衡的结果,不是说你做产品很厉害最后就一定能赚到钱了。我觉的大多数情况下的模式是这样的:你的时间节点抓的不错、团队执行力也非常强,其次你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比如说渠道和发行特别的给力。总之一个游戏的成功是多方因素最后平衡的结果,所以我觉的在经验这块上来说一个人在产品上面的经验足以应付它之后这个产品的总体计划够了,因为最后你平衡下来会发现真正好的做执行的人可能管公司未必会好,这个公司要想立的住,CEO要先立的住。什么样的CEO如何立住呢?说白了就是可能他需要一个各方比较平衡的人物,而不是说他在产品某一方面的领域特别的厉害,比如说他的策划特别牛。这可能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龙虎豹:我觉得我有点邪恶了,刚才问你这么多其实是为了铺垫下一个问题。你到底为什么要去投王信文,当时你是被他哪一点打动了?

        郑  兰:其实还是人。我记的当时是有一天晚上的时候我发了一条微博,因为我常常工作到很晚,大概两、三点钟才会睡觉这种。我当时发了一条关于创业和游戏的微博,他在底下留言。我就点进去看了看他的个人资料,发现这个人是上海做手游开发的,发的东西挺有意思也挺在理,然后我就跟他联系说你在上海,我过几天要去上海出差要不要见见你。他就回复说好呀。然后我们就见面吃了个中午饭,他顺便给我看了他的产品,就是《刀塔传奇》的雏形,那个时候这个DEMO还不是那么完善。但是我刚才也讲了,我之前已经见了370多个团队,那这个产品是我见的370个团队中让我眼前一亮的产品,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个产品是一个最有想法,最有创意的产品,于是我就决定不管怎么着这个团队我要签了。

        第二是王信文这个人,他是87年的人,你会发现他本身有一种非常成熟的范儿。这一点可能得益于他从小的这种生长环境,他在一个大的家族长大,然后父亲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当时他见我时穿的挺屌丝,也不愿意去说他的家庭背景各个方面。但是总的来讲初次见面的时候我觉的这个人非常有担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午吃饭,他很懂事,也会照顾别人。从道理上来讲VC见人的时候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肯定是我们买单。但是他当时就说虽然你是VC,但是你是个女孩子,我是男人,我应该去买单。这是一件小事,但是能反应你非常有担当(笑)。

        第三就是他在见我之前的时候,也见了很多的投资人,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当年他的游戏DEMO在各个渠道和发行那去评价并不是特别的好,有个评级是B-。其实从他的话里面我是能听出被打击过,但是他内心很坚持。也就是说他从言谈举止中可以透露出来一个信息是“我就认为我的产品是最好的,只是没遇到懂我多人”。那么这样一个人,有想法、能坚持,我干嘛不投?基于这几个点来说,我当时和他初次见面,但是通过这顿饭口头意向已经有了。然后第二天我直接杀到他们公司楼下,见了他的两个搭档,基本上就100%的确定签约了。我记的当时签约的地点就在莉莉丝办公室楼下的一个咖啡厅,当时我们几个人现场修改协议,我当时就开玩笑说了:“你们要是今天不签,我今天就不走,就死皮赖脸的一直坐在这。”然后当时就是大家一块在电脑上改协议,改完一个问题之后他们遇见什么新问题三个人先出去商量一下,然后过一会儿回来。然后再遇到一条款,再出去商议,反正总共有三次,最后终于定了,然后是打印协议、签字,签完了之后我就直接飞走了。

        龙虎豹:等于说你投资他是一个非常迅速的决定,一顿午饭就敲定了? 

        郑  兰:对。就是一顿午饭,其实《刀塔传奇》这个团队莉莉丝科技当时看起来有点不符合风投。你常常可以在网上看到那些贴子,说什么什么样的团队是不能投的,那可能当时他占了非常多的条。

        龙虎豹:他当时的状态怎么样?是不是也不是很着急去拿投资? 

        郑  兰:其实也不是,刚好是一个过渡期。他需要一笔钱,但是不到特别紧迫的程度。而且当时追着他谈的不止我一个,只不过我脸皮比较厚,有点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快就谈下来了。

        龙虎豹:我挺好奇一点,你说莉莉丝当时有很多地方符合网上说的不能投的团队的标准,那这些具体是什么? 

        郑  兰:第一,他们没有相关的经验。他们三个创始人以前是做端游的,谁也没有做过手游开发。第二,创始团队一定是要可以互补的,但是很不巧,这三个创始人都是策划。第三条就是创始人不能开好车,但是有个人开奔驰(笑),但这个也不能怪他们,家里给准备的你能不开吗?所以你按照这些来讲的话,很多人会感觉这个团队第一没有经验,第二没经验你又做这么个高度创新的产品,肯定要失败。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多人不投也是正常的。

        龙虎豹:那个时候是2013年? 

        郑   兰:对,2013年6月,我们那个时候签的。 

        龙虎豹:那就你来看的话,从2013年到2014年,投资团队有没有什么不同的侧重点?会不会有一些改变? 

        郑  兰:当然是会有一些改变,但是大体上还是和之前的游戏规则差不多。大的公司、大的工作室里面出来的核心人员永远都是各家追逐的一群人。如果是按照这个指标来挑的话,那你有钱就投就是了,但这不是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我觉的最终你可能还是要挑的人还是符合这几个特点:

        首先真正有想法,其次组织协调能力足够强。投资有几个模式,一种讲究的是团队不死它也叫成果。但是做为风险投资人来说,最终我们的目的是要博大的,博大我就要挑“大成”的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之内很多投资人都在投产品经理。但是今年我和我的同事调整了一下投资策略,我们最终要投的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我觉的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大家都清楚,我以前在网易的时候也客串过产品经理,大概能干什么事,在一定的保障之下,团队不太差你把这个事做出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做大?在一个垂直领域之内你排到前几名这是不容易的,一般来讲产品上线是一个坎,大多数人大概80%都能过,那20%可能就是自己作死了,和环境没有任何的关系。但在你下一步上下一个台阶的时候,你发现不具备企业家精神就搞不定了,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你需要平衡你的团队,把你的管理梯队成长起来。 

        第二你的融资节奏也要跟上,你在做产品的这群人里面具备企业宏观格局的人本身就非常少,游戏也是一样的。当你自己创业的时候你知道客观环境是怎么样的?宏观是怎么样的?自身在行业的位置是如何的?但这些有些是非常非常垂直的领域。等于说你过去所接触的东西都是在一个项目小组里面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有这么一个经验,但也的确只有这么一个经验,即便你是主策划。那项目的立项是你确定的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人也不是你找的,甚至策划都不是你定的,你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这种情况之下当你出来之后没有了大平台的依托,做为一个创业公司你背后没有老板帮你撑腰做这个事的时候,什么事都要靠你自己的时候,考验人的能力就出来了。你要考虑到没有融到钱的时候你怎么办?你自身具备不具备风险承担的能力。没有融到钱,你抓的抓不住人?有没有号召力?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你怎么能够保证事情能够往前去推进,自己舍得往里面投多少钱?很多事情最后平衡下来,你会发现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只能完成一件事,一个产品。但是一个好的企业家,他能够让公司不断的往前发展壮大。

        龙虎豹:那在你的概念里面,企业家精神都包含哪些? 

        郑  兰:我的企业家精神里面最核心的一点应该对成功的一种渴望,而这种渴望并非是简单的要“赚钱”两个字就可以形容的。

        龙虎豹:那是什么? 

        郑  兰:要实现他自己在这个行业的价值。 

        龙虎豹:像雷军一样? 

        郑  兰:这个太高了。雷总不是我能够评价的(大笑)。 

        龙虎豹:那除了这一点还有别的吗? 

        郑  兰:我觉的核心点就是这个了,其它的都是执行层面的东西,其实发展到最后,有一定位置之后,这些东西都自然而然就来了。 

        龙虎豹:但确实可能会有这么一种人,一开始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做多大,擅长什么。他也没想过自己的求精,也不知道自己有这个天赋。但是各种因缘巧合把他这个天赋点给激活了,最后他也走下去了,很成功。

        郑  兰:对,也确实会有这样的人。但是拿我们过去曾经辩论过无数次的一个问题来举例的话就是“高学历到底有没有用”是一样的。你可以跟我举出很多例子说明没上过大学创业一样成功,但是他总体来讲还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从大的范围来看的话,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中坚力量还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组成的。 

        龙虎豹:所以说说回来,做过成功项目的人还是有优势? 

        郑  兰:至少起点会更高一点,成功概率也更高一点。但是关键在于如果你的内心没有这种对成功的渴望的话就不大容易。你看王信文这个团队我平常很少说,我之前是不怎么提他们的,这次是因为你来采访我,投资人还是要站在背后,低调点好。王信文他们这几个人之所以能够做这件事来是因为他们骨子里是一群喜欢创新的人,其实你们只看见成功,很多背后的事可能是不知道的。王信文那几个人早年间在做端游的时候,整天都在琢磨这个地方可以更炫一点,那个地方可以更好一点。最后只能放弃现有的非常优厚的条件自己去创业实现他。等于说他骨子里其实是认可创新这件事的,他不愿意和其它人去做一样的事情。 

        龙虎豹:这个我忽然想起以前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像这种家里条件比较好的富二代更适合做一个产品经理,他对某些细节要求很高,比较挑剔。”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在莉莉丝这个团队中也有。 

        郑  兰:这也是一种观点,但是只能从个案来讲。已经成功的人你怎么分析总结都是对的,这就好比星座一样。 

        龙虎豹:话说回来再说到王信文,你觉的他是适合当产品经理还是企业家? 

        郑  兰:他是个天生的企业家,他今天能够并且也敢于放手给他下面的人去干,主要是因为他的两个搭档,的确是百里挑一。我觉的一个VC能遇见一个王信文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了。但是王信文有两个搭档,张昊与袁帅,这两个人简直是更难得的,这样一个团队我当时投完之后的感觉就是自己捡着便宜了。当时我就觉的这个投资签的不错,但是不错到什么程度我是没有概念的。第一我当时确实刚进手游投资不久,也是个新手,运气很好。但事后一年之后在总结的时候,我说我确实是捡到一块宝。今天很多业内同行每次见到我也说:“郑老板,你太走运了。”的确是,运气很好。 

        龙虎豹:今年有些人一直在说行业的冬天到了,我们也觉的可能有一些投资热钱退出了。在这个环境下投资,你会避免投哪种团队或者项目?

        郑  兰:首先我不大认可行业冬天的这个说法,对于一个靠谱的团队来说永远没有什么冬天可言。这个问题从2010年就有人对我讲,投资的冬天云云。其实资本市场是非常理性的,靠谱的VC永远更是理性的,不会过于追捧一个领域,也不会忽略某一个。过热的现象是有的,比如说2010年底2011年初,很多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兴起,这是一个投资非常好的窗口期,你有钱就来投。但其实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式方法是跟普通投资是不大一样的,所以有一部分不理性的钱退出来了,但是理性的钱一直都在。而且理性钱其实对于这些靠谱的领域,或者说热门领域的靠谱的公司一直都是有更大的帮助的。 

        我以前在IDG的时候,每次出去谈项目,都会问我说现在你对资本市场的冬天怎么看?我说你们靠谱的话就没有冬天可言。做游戏的话从2012年到现在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原来的小团队比以前更容易冒头了,机会很好,因为市场还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当中。而在形成成熟竞争的过程中,任何人都有机会。但是从2013年到2014年开始,这个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在国内比较大的互联网融投公司,在手中的资源足够集中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流量,而通过流量、通过游戏,在CP和用户之间你走的路径越短的话你赚的钱越多。在这个前提下慢慢的这个路径在拉长,在拉长的情况之下你会发现CP能够走的路是非常少的,仅仅相当于个内容供应商,而大的分成比例要让给你的合作伙伴。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流量入口拿的钱会更多一些,过去的格局已经成这样了,你在想从那分出点大流量是不容易的,所以你就要学会跟着别人的规则去走。 

        龙虎豹:其实我挺同意你的说法,我也不认为冬天到了。只不过一些投机者可能觉的钱不大好挣了。但是对于刚才您说的那种,想做一些游戏的开发者或者CP,甚至是一些已经被投资的游戏开发者,这个环境可能也不是很友好了? 

        郑  兰:但这都是暂时的,我必须得强调一点这是暂时的。因为中国的市场盘子足够大,我们现在已有的主流平台上面的用户其实只占所有用户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未开发的部分。而这部分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办法去解决。因为这部分用户不是集中的,它非常的分散,所以从用户量来看还是有机会的。事实上在我们看不到的主流领域之外有一些公司依然活的很好,并且在悄悄的壮大,这也是我们当前关注的目标。

        因此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你会发现其实现在市场上对于CP的选拔已经趋于理性。过去可能是这样一种模式,你有钱,拿一个产品,然后铺到某一个平台上面,产品盈利了你也把公司卖了,这确实是过去的一条出路。但是现在不管你的背景再怎么样,做出的游戏不好的话渠道也不愿意给你量,因为大家都是有KPI考核摆在那的。基于这种原因,大家选产品肯定还是要选靠谱的产品,这其实对于中国的开发团队而言反而是件好事。 

        龙虎豹:刚才你说的看不见的领域有一些团队在悄悄成长,这个话我印象很深刻。这个看不见的领域你是怎么划分的? 

        郑  兰:这就相当于现在的主流用户就是北上广一线城市,或者是二线城市,但是在这之下还有更小的地方,在某些地方的移动用户生态是超出我们的想象的。这其实是我们团队最后看项目结果所得出来的结论。因此在看不见的领域还是大有可为的,但具体是什么?那可能现在我也不大方便说。 

        龙虎豹:你仅仅是以地域划分吗?关于看不见的领域。

        郑  兰:不,他是多个纬度。但我说地域只是让大家能够容易理解一些。 

        龙虎豹:那这个纬度怎么划分的?能否找一些可以说的? 

        郑  兰:这个太分散了。我还是给你一些有用的东西吧?拿我们现在的博派资本的策略来说,分两块:是内容生产加流量入口。任何内容皆可成为流量入口,在这个前提之下你会发现现在新成长起来的这批用户,他获取资讯和娱乐信息的路径与我们过去是不一样的。

        我们最早会通过报纸与杂志获取资讯,读书的时候我们看《大众软件》与《电脑报》。稍微大一点互联网普及了我们开始上网,浏览搜索引擎,看新闻列表,看门户网站,垂直网站等等。但今天这批年轻用户一开始就是手机上网,一开始就是移动互联网。我们经过完整的媒体发展路径,但是他们没有。现在你让一个90后去淘宝上买东西,他会觉的没个性,他说为什么我非得跟你一样?因为这批小孩他从小基本上就是从互联网开始的,95后跟00后,人家是直接从移动互联网开始的。所以他们选择的东西和感兴趣的内容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也没有经历过所谓的完整路径,这使得他在选产品的时候非常关心个性化、与众不同、突出自我。然后有群体属性等方面,这样的话他所聚焦的产品就非常的分散了,你看过去四大门户聚集了所有流量,所有的新闻都在他们手里。但是从2006年开始,像汽车之家、泡泡网、中关村在线这批垂直领域的网站他把垂直的用户全拿走了。而所有的广告也都投放到了垂直领域之内,为什么?因为他确实把大众的用户给分离出来了。 

        龙虎豹:今天的自媒体也有这个趋势。

        郑  兰:对。所以你看今天更年轻的这部分群体,现在好像没有什么统一的平台能够抓住他。唯一的就是从兴趣属性来讲,百度贴吧是一个非常好的抓年轻用户的群体,还有一个是手机QQ。至于说微信,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他们觉的这是一个很老的产品,现在我们去90后或者95后里面做个调查,他们就说微信是老人家用的,我们用手机QQ。所以其实我刚才讲了这么多个纬度里面,都是现在大家没有看到的主流平台,你一定要让我去给你具像化的话你可以想想B站,他所覆盖的区域其实是另一个纬度。这上面肯定有人有微信,也有人刷微博,也有人用别的社交工具如何如何。但是不重要,因为在这个平台不是这些东西把他们连接在一起,而是通过B站这种方式。

        龙虎豹:话题说回来,您刚才曾经谈到团队个人素质这块,你可能谈企业家属性比较多。但是除了这个在他显者的个人素质这块,有什么你要去看的? 

        郑  兰:诚信。其实说到底,我觉的投资看团队的时候说到底就是看人品,首先是诚信。不能跟说假话。说实话没关系,因为我觉的每个人的过去都并非是一样的亮丽光鲜的。比如说王信文同学当年在腾讯也是被打过C的。你没法去改变这一切,但是我觉的他不重要。我们只要搞清楚原因就好。 

        龙虎豹:英雄不问出处。

        郑  兰:对,一个理性的VC其实不看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你清华北大毕业的和你是其它学校毕业的一样,没关系的。但是关键一点,在你应有的经历中你有没有学到东西?你在腾讯呆四年和在网易呆四年这都不重要,但是这四年时间你在网易干了些什么?同样你在腾讯这四年非常好,又有钱,但在这些资源之上没有做出更大化的价值。你在网易呆了四年,网易很穷,什么都没给你,但是你一个人顶四个人。那我觉的网易的这个肯定会加分,我不会说刻意看重你是腾讯出来的就比网易的强。 

        龙虎豹:除了这些呢?你会不会看中一些其它的?比如说谦虚? 

        郑  兰:这个还好,我觉的成功的人是多样性的。谦虚没什么不好,但是关键你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这种气质让别人愿意帮你的话是非常好的。但是你要是朱元璋,把所有的人的事都给干了那也不错。但问题在于大多数达不到这一点,需要团队的协作,也需要对外的协作。我觉的创业者为人处事这块如果情商较高的话可能更好一点吧。 

        龙虎豹:你过去投的团队当中,有没有因为产品因素高于团队因素而投的?

        郑  兰:没有,我都是看团队,而且赌的都是比较早期的团队。其实2013年投了很多团队,像2013年10月左右才签的,那个时候产品才刚刚开始测试,相当于是赌,这个可能会被一些前辈们认为是不成熟的表现,觉得我投资没有经验,可能拉的时间线比较长云云。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几个团队还不错,比如说像我之前在IDG时候投的一个广州团队,他们做的《逍遥西游》,表现也不错。

        我们需要人跟人面对面的聊天,了解的信息才更全面,然后看这个CEO在面对你的时候能不能完全的打开心扉说他真实的内心的想法,这就好像我在投资领域内,入行的时间并不是特别的长,特别是游戏这块当年几乎是一张白纸,他们愿意接受我的钱除了我是IDG的除外可能更喜欢跟我聊产品本身,然后说一些对游戏的想法。我觉的游戏在现有的阶段仍然是一个全球化的产品形态,所以为什么中国的团队从来没有做过一款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让人叫好的产品,我觉得现在缺乏这种有理想的团队。而做为VC来说我的目标就是找到这批有理想的团队,帮助他们走得更快。 

        龙虎豹:这个可能和大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他不做一些顺应市场环境的东西,可能首先团队的生存都是问题。

        郑  兰:这个你说的没错。所以我才说一个团队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内心不是那么坚定的话,是不容易做出来的。你说为了顺应这个市场环境做一些妥协行不行?那种情况下你到最后会发现其实越想讨好每个人,结果越来越可能不好。 

        龙虎豹:你有没有和国内的独立游戏制作人有过接触?

        郑  兰:有,接触还是满多的。 

        龙虎豹:这里是不是还是有一些偏向于您刚才说的,向往国际的?

        郑  兰:有一些。我们在这方面视野还算比较开阔。我们会拿他的产品放眼全球,从全球的选拔标准上来看你的产品在国际范围内是一个什么样的排名。

        龙虎豹:来之前的时候我上网搜了搜你的资料,看到一篇文章。有几个你的语录我挺感兴趣,所以想问问你。第一个是文章最后问你做投资为什么?你说帮助别人的快乐以及赚钱是你的爱好。这俩我感觉有点矛盾呀?你怎么平衡的? 

        郑  兰: 

        我觉得朋友是这样的,你顺风顺水的时候都是朋友。但是当你不顺的时候,站在你身边给你递上一碗汤,这种朋友是真正的朋友。从小到大我有许多朋友,帮助我在每个时间点去做选择。没走弯路就是因为朋友帮助我的结果。

        因此我觉的很多人在创业的时候经历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成长,在不同的节点,如果有朋友帮你一把,可能你就走的相当不错。投资这个事非常的好,因为可以帮助别人,而这种帮助别人是发自内心想让这个人变的更好。他做的更好的话这个行业就会变的更好,行业好了之后我们自然也就有钱赚了。 

        龙虎豹:第二条我觉的挺有意思,这个也和我的问题相关。你说我就是为创业公司服务的,端茶倒水,鞍前马后的保姆。可能很多人理解投资人是高大上,我就是百里挑一,我挑中这么一个团队把钱投了,行你就是我的完了就分成完了。因此服务这个,你还是解释一下吧? 

        郑  兰:是这样,如果我投的项目公司我基本上不会让他除在业务层面之外花费太多的精力,这个事可能我就办了,或者我想办法给他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龙虎豹:还有一个,就是你说投资人不懂业务别瞎搅和。没事不用找我。这个我都理解,但是有一种情况是创业者犹豫不决,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去踢他屁股一脚?

        郑  兰:是这样,我说公司没大事不找我是有一定的前提的。就是我投你之后,我们在谈你的计划,你有一个时间点,平时我不会找你。但是不管你是小渠道,还是发行,或者是CP。你在你承诺的时间点,比如说3月15日,你要做游戏的测试。平常我不问你,但是你今天3月15日到了,测试完没有?没有。那我要问你个为什么。

        其实如果我们在投资的当下有信任前提的话,基本上会按照这个时间结点往前走。如果这个人非常不靠谱,那我可以看出来,就不会投他。因此首先我们选拔的标准比较高。第二我们有很好的计划,你在每一个结点我都知道,老实说我们到现在沟通都没有任何压力。我们投的创业者有大事都会跟我讲。我虽然说没大事别找我,但有的时候他们还是会对我说:“兰我最近找了一个程序员给他一个月一万五月薪行不行?”我就告诉他这么细节的事我不想听。但是他觉的这对公司而言可能是今年一笔比较重要的花费,他就会来告诉我。所以到目前为止,我觉的我应该是问大事的,但是他们很多关键的结点都会主动来告诉我,我觉的这种信任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龙虎豹:那你能给投资者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呢? 

        郑  兰:我的建立是你要明白你自己想要什么?然后要坚持,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的话,成功的希望非常地的渺茫。 

        龙虎豹:还有吗?有没有一些有风险的,或者是创业中的暗礁? 

        郑  兰:现在其实不太喜欢听一个词叫“平台”。我无法直接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我的一个观点是很多事情要从一个点做起。你能够把这个细分垂直领域的人群服务好就已经很不错了。什么叫平台?所谓的平台概念就是你有大量的用户才叫平台,跟大数据一样,你有大量的交互,流动起来这才是大数据,这个是成立的前提。否则的话你告诉我说你要做一个大数据的项目,我觉的这是空谈。

        说这些其实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心不要太大,做好眼前的事,当你在局部领域内有一定的品牌之后,再去做其它的事情。不管是什么领域都是这样,游戏也一样。即便说你的产品赚到钱,但是你必须是赚到一定量的前提之下才去扩充其他方面的业务。而不是说有了一点小成绩之后你就开始盲目扩张了,这样你肯定死的非常快。